冬至糖尿病患者养生,谨记“清补”!“冬至”是冬季的第4个节气。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,在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讲法,所以古人称冬至为“亚岁”或“小年”。 冬至这天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,过了这一天,白昼开始变长。然而冬至之前大地仍有积热,所以冬至后气温会继续下降,更加寒冷,民间的“数九”就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。 “冬至”三候 我国古时曾使用的“平气法”将冬至分为三候: 一候蚯蚓结: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,此时阳气虽已生长,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,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; 二候糜角解:糜与鹿同科,却阴阳不同,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,所以为阴,而冬至一阳生,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; 三候水泉动:由于阳气初生,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。 ![]() “冬至”时节话养生 古时有“冬至一阳生”的讲法,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,阳气慢慢开始回升。 一、起居 中医认为,冬至节气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,由动转静,作息方面应当遵循自然规律,早睡晚起;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外,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。 二、运动 气候寒冷,北方多冰雪天气,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,外出要戴帽子手套围巾,做好防寒措施。出门也要注意路况,小心滑倒摔伤。外出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,运动后应及时擦干汗水,防止受寒。如果天气过于寒冷,可以增加室内运动,如羽毛球,乒乓球,健身操,跑步机运动等。 三、饮食 冬至万物蛰伏,阳气伏藏,糖尿病患者需要清补,尤其是补充汤类,首选羊肉汤。汤中可以添加各种菌类,冬瓜,菠菜等。切不可大补,助长湿热,加重病情。 冬至也是民间一个重要的节日,各地有不同的庆祝活动和节日美食。北方冬至要吃饺子,南方则多吃汤圆,年糕等,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,主食坚持2两,如糯米制成的汤圆,年糕淀粉较多,且粘腻不易消化,而且辅料中多为甜食,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食用。 四、情绪 冬至之后气候寒冷阴暗,人的情绪容易受到影响,突然或者长期的情绪刺激对于人的生理造成影响,造成血糖和血压升高,应积极调整心态,保持乐观心情。 寒冷时节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冬至节气北方寒冷,容易刺激心脑血管;而南方此时昼夜温差变化较大,是中风易发作的时节,患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的中风高危人群,以及曾中风已愈的人群,要时刻警惕再次中风。 冬季呼吸道流行病较多,外出到人员聚集的地方要戴好口罩,勤洗手。室内多通风换气。 北京常春中医医院传承千年中医治本之道,结合现代医学思想,辨证施治、扶正治本。创新研制了集预防、治疗、康复为一体,运用中医中药治疗II型糖尿病的独特诊疗体系,开创了标本兼治、固本脱药中医治愈II型糖尿病的独有疗法,让II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再塑新生。以邵常春大夫为核心的治疗及研究团队,有着三十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,在治疗II型糖尿病的同时,对于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尿酸、高转氨酶等“五高”也有独特的疗效。此外,对于妇科病、不孕不育、更年期综合症等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,也有很好的疗效。 ![]()
文章分类:
糖尿病知识
|